又團年了!

        一年將盡,又到各方親友團年飯聚的日子了!

        翻看照片,原來上次見 SEK 朋友的日子是去年十一月!離開 SEK 已整整二十個年頭,經過這麼多年,舊同事仍可以不時見面,實屬難得,而昨晚的團年飯聚有二十一位同事出席,更是難得!大夥兒見面問好,談談兒孫趣事,回憶往日的笑話,感覺挺舒服,看到大家健健康康,青春長駐,是最大的欣慰。

        回家道上,不禁想起飯聚前剛參加的一個喪禮。朋友的父親突然因中風辭世,臨別前沒有留下片言隻語,朋友說仍未能接受事實,但她驚覺珍惜眼前人的重要。對!錯過了便會永遠後悔!

大小二十三人,熱鬧!難得!

C Sir 帶來一對龍鳳寶貝,驚喜!

嘗嘗有名的「二十四橋明月夜」

也嘗嘗「蜜餞黃金肉」

 

預祝諸位虎年快樂!虎進甘來!

久違的笑容

        我們一家人已經很久沒有一起慶祝生日了,這是三個月來的首次,我珍惜那久違的笑容!

        自六姑仔去世後,一家人心情都不好,尤其是「奶奶」,大家踫面難得看到笑容,更遑論一起慶祝生日了。孟醫師說得對,要淡忘傷痛,時間是最好的擦紙膠。「奶奶」最近是比較開朗了,一家人才放下心頭大石。

        上星期我們大夥兒為外子慶祝生日,我看到大家也笑了,而最難得的是六姑仔的丈夫和兒子 Ian 也笑了!雖然我們這個外甥很堅強,但畢竟他還是小孩,旁人很難想像失去母親對他的影響。

        那晚第一個跟外子踫杯的竟然是 Ian!可能是他父親囑咐他吧,但也是很難得的!「奶奶」也豁開懷抱了,她看見那瓶 1955 年的紅酒時更開心得鼓掌呢!

        我珍惜那久違的笑容!

久違的笑容!

難得他們也笑了!

第一個跟外子踫杯的竟然是 Ian!

這樣的場面?久違了!

奶奶就是為這瓶酒鼓掌的!

豉油皇煎中蝦,很鮮味!

煙鯧魚是那晚最好吃的!

我特別點了一道釀蟹蓋讓「菠蘿」品嘗

湯丸始終是 Ian 的最愛,為了它,Ian 沒有如往常般提早離席。

戶外婚禮

        上星期六我第一次在香港參加戶外婚禮,感覺跟設在婚姻註冊處的完全不同!

        自從政府批准市民可以在教堂或婚姻註冊處以外的地方簽訂婚書之後,很多年青人都選擇在浪漫的,或者值得紀念的地方舉行婚禮,也有不少新人選擇在婚宴上一起舉行,可謂各適其適。

        上星期六參加的婚禮就在尖沙咀的海濱舉行,新娘子是我的舊生。那天真是好日子!除了她,我還接到另外一位舊生的邀請,但我是分身不下了!那天陽光普照,新娘子既不必在寒風下打顫,賓客也可以享受暖和的冬日,真是天公造美!

        戶外婚禮的氣氛比較自由、開放、熱鬧,沒有婚姻註冊處的局促,也沒有教堂的嚴肅,在陽光下,感覺就更溫暖了!另外,由於新娘子是受歡迎的教師,到場觀禮的學生多不勝數,如果是普通的婚姻註冊處肯定容納不下那麼一大群呢!

        看著愛徒成家立業,是最高興的,我樂於到場分享他們的喜悅。在此再祝福一對新人白頭偕老,舉案齊眉!

婚禮前,我已經偷步跟一對新人合照!

花仔、花女領著新人進場,挺神氣!

是人生最美的一刻!

場面熱鬧!

跟上課時的功架一樣吧?

酒肯定是甜甜的!

司儀說這是「世紀之吻」。看!連新人的雙親也接吻呀!

開心!

喜見舊生當姊妹!

雞尾酒會也是設在戶外

不是土生土長

        我們中七班的同學又見面了,今次出席的大部分都不是土生土長的無花果,不是嗎?因為有一半是女生,那肯定是移植到紅磚屋的了!

        舊同學見面是最愜意的,大家已熟悉大家的性格,大家不用客套,不用恭維,大家可以回復往日的我。總覺得預科的兩年挺神奇,來自五湖四海的同學竟可以和土生土長的無花果混得那麼熟,經過那麼多年後還可以不時見面!

        我雖不是土生土長的無花果,但對紅磚屋也有歸屬感,畢竟那裏留下了我的足印,留下了不少回憶!

來一張大合照!

再來一張!一位同學先離開了,但另一位同學則從機場趕來呢!

肯定不是土生土長的無花果!

K 同學笑說「歲月無痕」!

當年站在無花果樹下的也就是我們六人!

 

意大利朋友

        我們一向喜歡喝意大利酒,但原來與意大利人交往也是挺有趣的!我們發現意大利人熱情,也很重視家庭,是那麼傳統!

        朋友從意大利中部 Umbria 區的 Orvieto 遠道而來,我們當然要盡地主之誼,請他們吃中國菜,但他們來香港之前竟先寄來六瓶紅酒,好讓大家見面時分享!酒,是我們喜歡的意大利品牌,更是很難找到的舊酒,我們真感謝朋友的熱情!

        意大利人的熱情不是表面的,與他們談天說地,竟可推心置腹!即使是初次見面,他們也不會諱言自己的發展,更會娓娓道出不少家庭趣事。

        昨晚我聽到一些讓我感動的故事,先是 Carlo 父母的愛情故事,後來是 Carlo 自己的戀愛故事。Carlo 說父親逝世時是 90 歲,母親 85歲,而母親很愛丈夫,她是在丈夫逝世四個月後因悲傷過度而與世長辭的。父親逝世前到醫院看病,母親會穿著得漂漂亮亮的在外面等候,就像在談戀愛時一樣!Carlo 說他還保存著父親寫給母親的情信呢!至於Carlo自己,他認識太太時太太的骨盆已有毛病,但他仍與她結婚生子,對她不離不棄!

        朋友的兒子也挺有意思!Carlo 的兒子 14 歲,Claudio 的兒子 13 歲,年紀輕輕的,卻已經有自己的目標,一個說要在大學唸釀酒課程,一個說要當牙醫!他們跟父親到過不少地方,但最終卻最喜歡自己的家鄉 OrvietoOrvieto 雖說是一個很有歷史的山城,但人口只有2萬多,年青的小伙子會這樣喜歡家鄉確是異數。

        吃飯時,Carlo 談了很多有關紅酒的人與事,他曾將紅酒的 balance 比作家庭的 balance,而 Carlo 的兒子對骨盆有毛病的母親照顧有加。這一切讓我看到意大利人除了熱情外,也很重視家庭,難怪《Godfather》電影裏面,家族觀念是這樣備受重視!

        臨別時,朋友熱情地邀請我們到意大利旅行,我想意大利除了歷史文化、時裝和酒彌足珍貴外,還有人呢!

歡迎來自意大利 Orvieto 的朋友!

Carlo 夫婦

Claudio 夫婦

他們的兒子挺有意思!

站在左邊的是我們請來作陪客的鄰居,小伙子也是意大利人

他們挺熱情,來香港之前先寄來六瓶舊酒!

Bartolo Mascarello 同是 Carlo 與外子的至愛!他們竟送來 1961 和 1971 年的老酒!

令我們最驚喜的是﹕1971年的老酒仍很年青,很有活力!

他們知道 1979 年對我們很重要!湊巧那是我們的鄰居的出生年份!

1985 年的 Soldera 很甜美!

1989 年的 Sassicaia 竟沒有木桶味!

那麼難開的舊酒當然要 Claudio 操刀!

Claudio 果然是專家!

意大利人對酒是那麼崇敬!

也挺認真!

談笑自若!

不是所有外國朋友也懂用筷子的呀!練習練習吧!

小伙子對母親照顧有加呀!

小伙子學得很快,用筷子用得很純熟!

我們就是到杭州酒家吃中國菜

他們對「乞兒雞」(菜單稱為富貴雞)很感興趣!

小伙子拿鎚子敲碎包裹著雞的泥塊

泥塊是黑黑的,很燙!

泥塊下面還有一大片荷葉包裹著

雞肉吸收了香濃的荷葉味

我們是飲飽食醉了!

 

熟透的無花果

        新年果然是聚會的好日子,2010 的第二天,我們一群無花果又在老友家見面了!外子帶了一瓶 1974 年的紅酒供大家品嘗,大家也覺得挺有滋味!

        1974 就是我們一群無花果中七畢業的一年,也是離開紅磚屋進大學的一年,35 年以後,無花果是熟透了,就像那 1974 Barolo 一樣,是熟透了。不過,出奇地,這熟透的酒保存得很好,沒有一些舊酒的發霉味,且仍有活力,這不正代表我們的友誼?

        無獨有偶,老友也帶了一本《一起走過 35 年》的書送給我們,那雖然是有關聯合醫院歷史的書,但裏面也印上了老友的足跡呢!35 年來,大家走的路各有不同,醫務界、工程界、教育界、商界……但大家的感情仍彷如保存得很好的葡萄酒!我們是熟透了,現在我們最關心的是下一代的動向!閑談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們三家的兒女分別都走上拐彎路﹕完成了學士,甚至是碩士課程後,都走回唸醫科的路,縱然他們唸醫科的地方分散三地!孩子是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與目標。

        感謝老友熱情的招待,可惜一眨眼,已是深宵時分,縱有說不完的話題,也得說再見!

熟透了!老友的狗兒也是一份子!

感謝老友一家熱情的招待!

我們吃得很開心!

老友的貓貓也來湊熱鬧!

看!食物很豐富呀!

更有自製的蛋白杏仁茶作甜品!美味!

我們帶了三瓶紅酒供大家分享

這瓶 1974 年的 Barolo 最有意思!

聯合醫院著的《一起走過 35 年》

書是老友送給我們的,當然要簽名留念!

值得一提的是,我收到老友女兒送給我的卡和禮物,

感謝!

2010 新年快樂!

        踏入新的一年,先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2010 元旦確實是好的開始!好久不見的老友從台灣來了,也喚來一眾好友相聚,挺愜意的!

        每次提起「老友」,動輒說相識二十、三十多年,這不是說自己老了嗎?看來是暴露了年齡的秘密,是女性的大忌,不過,不提又未能顯出「友」是如何的「老」!反正年齡已是公開的秘密了,也不須諱言,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嘛!祝願老友長命百歲,可以時時相聚!

歡迎來自台灣的老友!

難得聚首!

吃、喝只是其次吧?

 

1979年

        1979 年距今已有三十個年頭,外子對「奶奶」說﹕「三十年前這一天是三嫂過門的日子。」奶奶是挺高興的,既送我們禮物,也給我們紅封包,可說是十月初以來罕有的!

        打從六姑仔病逝以後,奶奶一直未能放開心情,睡眠不足致百病叢生,兩個月以來都要與醫生為伍,後來經我們百般勸告才稍為開朗一點,日子也開始恢復正常了!前一陣子,七姑仔說要約同全家人與我們慶祝結婚三十週年,她是興致勃勃的,我們反倒是比較低調,昨晚只是如常的飯聚,不是全家大夥兒慶祝,畢竟我們不想挑起六姑仔丈夫的傷痛!

        昨晚外子和我是挺高興的,不為什麼,只為沐浴於家人的愛與關懷裏!本來我因連日感冒、咳嗽,精神狀態不太理想,但看見七姑仔一家所送的禮物,所花的心思,精神也為之一振呢!自 1979 年過門以來,我深深感受到黃家的愛和互相關懷!

        三十年來的體會,我還得繼續學習、實踐!

禮物挺富心思!

感謝七姑仔!

吃飯前,七姑仔一家專程拿禮物到我們家,確實令我們高興!

難得找到 1979 年 Aldo Conterno 的 Barolo

1979 是值得紀念的年份!

奶奶看到禮物也覺得很有趣!

只是如常的飯聚,沒有特別的慶祝會

出席的只是每一個星期日晚上的中堅份子

第三類接觸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愛多言,更不愛無謂的應酬,因此平時只會跟兩類人接觸﹕一類是親友,另一類是學生,那是最舒服、最貼心的。不過有時也會有例外,也會跟一些陌生人接觸,那可說是第三類接觸。

        前幾天外子與我就有了這第三類接觸,不過踫面的並不是外星球的來客,而是外子在網上認識的博客。他們是酒友,但也不全是酒友。認識 K J 可說是緣份,能夠見面更是緣份。

        其實外子跟 K 曾在不同的場合踫過面,但三個月前跟 K J 的飯聚還是第一次。記得三個月前,J 總愛問我們是否開心,她說喝香檳是會令人開心的。我們說是否開心不必宣之於口,只要看我們的表情就知道了。前幾天再踫面,J 沒有再問我們是否開心了,看來大家的了解深了!那天晚上我們的話題可多呢﹕哲學、歷史、工作、品酒……可謂無所不談!

        正因為是第三類接觸,感覺也就是挺新鮮的,真要感謝兩位新朋友!

原來我們的衣服很有聖誕氣氛呢!

我們喝了三瓶紅酒,兩瓶香檳。

這是外子最愛的意大利釀酒師 Bruno Giacosa 釀造的 Barolo

他當然要帶來與 K 這位紅酒教授分享!

K 很推介這瓶 1989 年的香檳,K 說是 vintage 的年份。

酒是那麼晶瑩可愛!

K 是餐廳的老板,他讓我們嘗試不同的美食﹕

吞拿魚

牡丹蝦

煙三文魚鮮蠔卷

野菌湯,是我的最愛!

帶子意大利飯

安格斯牛柳

海鮮意大利扁麵

熱情果慕絲蛋糕

J 竟送了我一份禮物

真慚愧!我沒有禮尚往來!

酒與人

        跟好友慶祝他們的結婚週年紀念,品嘗過幾瓶老酒,愜意之餘也想漫談一下酒與人。

        以前念書的時候,總會看到書本上的人物與酒結下不解之緣﹕曹操煮酒論英雄、宋高祖杯酒釋兵權、劉伶借酒遠禍、李白月下獨酌排解鬱悶、武松於景陽崗憑酒力打虎…… 那時酒對我來說是那麼遙遠!開始工作後沒有閑錢也沒有閑情喝酒,直至退休後我才開始品酒。

        很多人喝酒是為了助興,又或是為了銷愁,我則是為了陪外子研究酒。外子曾說﹕「我覺得品酒如讀書。好書幫你究天人之際,好酒助你探大地之勝。」他迷上紅酒,是因為紅酒是結合天、地、人的產物,是那麼變化多端。最初我只是憑感覺喝酒,對酒的產區、種類、釀造方法等都是不甚了了,但聽他說多了,也開始開竅。

        葡萄的產地不同,性格也不同;釀造的方法不同,酒的味道也迥異。這跟人不是一樣嗎?人有不同的遺傳因子,不同的家教,不同的學校教育,不同的際遇,性格自然各有不同。男性與女性、陽剛與陰柔、熱情與冷淡、細心與粗豪……,原來酒也是一樣的!另外,不同的酒放在瓶內也會有不同的變化,有些葡萄可以經得起陳年,有些葡萄放久了則會完全不是味兒。人不是一樣嗎?有些人經得起風霜,有些人則越老越糊塗!因此,欣賞不同的酒,就像欣賞不同的人一樣,很多新酒比較剛勁有力,老酒則比較醇。

        不同年紀、不同性格、不同際遇的人對酒的評價也會不同,而酒的年份更可以跟人拉上關係呢!老友跟我們應該愛喝老酒吧?好友是 1982 年結婚的,慶祝他們的結婚週年,當然要喝 1982 年的酒了,那是挺有意思的呀!不過,由於產地與釀酒方法完全不同,我們喝的兩瓶酒也就各有特色了,喜歡哪一瓶也得看個人的口味。另外,既然是慶祝,外子也開了一瓶 1971 年的意大利 Barolo,那也是挺有意思的!外子說按 Barolo 產區規定,葡萄要在木桶醞釀三年才可入瓶,1971 1974 是醞釀期,外子與我就是在 1972 年認識的呀!我們也趁機會讓他們跟我們慶祝。

        縱有一見如故、一見鍾情,但恆久的感情、愛情也要長時間陳年吧?

 

我們開的三瓶紅酒,有兩瓶是意大利的,一瓶是法國的。

法國的 Bordeaux 酒是用小木桶釀造的,

雖已陳年,木桶味道還是很重,這是我最不喜歡的!

這瓶意大利酒是既用大木桶,也用小木桶釀造的,

酒味恰到好處。GAJA 不愧是名釀酒師!

這瓶意大利的 Barolo 是用傳統的大木桶釀造的,

也是經得起陳年的好酒。

老友最喜歡這瓶,我們將酒瓶送給他們留念。

對老友來說,1982 年是極好的年份!

我們開瓶後,發現 GAJA 的瓶塞已碎了,

其他兩瓶老酒的瓶塞卻完整無缺,

可見適當的保存方法是很重要的!

人不也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