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西的刀削麵說起(山西、陝西行之四)


三十年前我們到過山西,看到路邊小店的師傅做刀削麵,簡直一看難忘!今次的山西、陝西行,每天只是吃麵條、饅頭、蔬菜,沒有什麼美食,我們知道山西一帶確是貧瘠的地方,難怪電視劇《走西口》描述了一些山西居民到內蒙古包頭闖天下的苦況,我們也從中知道晉商艱苦經營的歷史。

看過電視劇《走西口》,我們更想了解山西,因此旅行團行程內的「平遙古城」和「王家大院」吸引了我們。平遙古城堪稱古代縣城的活標本,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對研究明清兩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都具有甚高的價值。平遙古城建於明洪武初年,它高高的城牆有利於防衛,在在體現了太祖朱元璋「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國策。古城位於山西北部,與內蒙古接壤,有利於居民往北方經商;明清時期商賈往來頻繁,因此也造就了金融事業的發展。中國第一家票號(民間銀行)日昇昌記就是在清道光年間開辦的,開始了錢鈔匯兌的行業,也開創了原始的股份制度。山西也就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我們就是從電視劇《走西口》認識這段歷史的,這次算是親臨其地吧!

我們看過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和電視劇《喬家大院》,對山西的豪門大戶略有認識,參觀完「王家大院」,細看過宅內的格局與雕刻,確實增長了不少見識,它不愧為「中國民居藝術館」。其實王家大院是王氏家族歷 300 年修建成的民居建築群的統稱,包括五巷六堡五祠堂一條街。王氏的祖先本來是元代的佃農,兼營賣豆腐,後來子孫因販賣糧油鹽馬等致富而開始建造大宅,不過最講究的宅院是在子孫高中進士當官後建成的。當時的王家大院恐怕比現在李嘉誠的大宅還夠氣派呢!不過後來王家家道中落,也就將產業賣掉了。

到過山西,才更了解晉商的歷史,而不會只笑談「煤老闆」的故事!

山西最有名的麵食叫刀削麵

餐廳的師傅讓我嘗試用刀削麵糰。Yeh!我成功了!

三十年前路邊小店的師傅做刀削麵,麵條以拋物線下鍋,我們一看難忘!

我嘗試另一種叫「剔尖」的做法,但失敗了!

還是師傅表演的拉麵好看,令我想起壺口瀑布!

要了解山西,除了食物,當然要去參觀位於山西省北部的「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須保護,因此進城須坐環保車

古城牆是高高的

城門是厚厚的

城門前留有深深的車轍(車輪的痕跡),顯示以前的車載貨甚重

站在高高的城牆上可以看見城內繁盛的街道和建築物

古老的房子挺好看!

縣衙就在繁盛的市中心

明清時代古城的風貌盡收眼底

街道筆直寬闊

中國第一家票號「日昇昌記」就在繁盛的明清街!

票號的匯票就如牌匾說的一樣﹕「匯通天下」

街道上除了遊客,也有不少原居民

我們入住的酒店就是幾百年前的民居

我們住的房間原來以前也是一家票號!

酒店房間古色古香,床底下就是一個北方房子常備的炕!

我們在第二天早上看見當地人的表演

鏢局、鏢師是晉商出外經商必需的!

好可愛的山西女孩!

看過平遙古城,以下是有名的王家大院

這個建築群可說是一所中國民居藝術館

看院內的模型,可知整個大院有多大!

左邊是老宅,右邊是子孫中進士當官後建造的,中間有一道橋連接。

這是位於左邊老宅中央的大街,向上傾斜是為了防止積水

老宅四邊有城牆

這就是連接兩邊大宅的橋樑

站在城牆上可窺見一個個獨立的單位



單看屋頂已經知道房子建造得有多講究

當官的房子最講究

宅內的一磚、一木、一石的雕刻都很講究

樓梯旁也有石刻﹕鯉躍龍門

在書齋前有猴子背著猴子的石雕﹕寓意子孫輩輩封侯

這是王家大院內其中的一個房間,其實也是洞的格局。

相傳八國聯軍入北京時慈禧太后逃難到山西,就是得晉商幫助住在這個房間。

借用了團友的照片(有關刀削麵的三張),謝謝!

 

難得一見的華山(山西、陝西行之三)


提起西嶽華山,很多人即會想起「華山論劍」,想起金庸大俠,想起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我們今次登華山,不巧遇雨,濃濃的霧氣阻礙了視線,華山的雄偉險峻難得一見,更未能窺見「論劍」的難度。

「自古華山一條路」,我們沒有走路上山,我們是坐索道到北高峰的。北峰頂有金庸「華山論劍」的題字,我也在石碑旁邊拍了到此一遊的照片。登「擦耳崖」的山路既窄且陡,人們果真擦耳而過,「天梯」更只容一人上落。後來我們走了一段著名的「智取華山道」,看到筆直的山石,確是大開眼界。

根據我們看到的一鱗半爪,華山給我們的感覺是雄赳赳的,與黃山的秀麗不同。不過由於看不清楚,也未能下定論說「黃山歸來不看嶽」!其實今次山西、陝西之旅,八天有七天半是晴天,只有登華山的上午是下雨天,是上天要我們再來吧?

 

北峰頂有金庸「華山論劍」的題字

我們是坐索道登北峰的,

索道外面煙霧彌漫,什麼也看不見!

登山路上竟看見桃花!

很喜歡這挺拔的樹枝!

登「擦耳崖」的山路既窄且陡

山石間只有一條縫隙

我們就穿梭於山石的縫隙之間

天梯只容一人上落

隱約看見筆直的山石

石壁上有不少古人的碑刻

我們探索了一段著名的「智取華山道」

路就建築在懸崖峭壁上

險峻嗎?

山上的物資供應就是靠這些挑夫了!

我們坐索道下山後回望山峰

仍是煙霧彌漫

陡峭的山石確實險峻

 

石間的清泉挺清澈

這是「智取華山道」登山的起點

我們看到華山的旅遊部門做了不少功夫

 

有遊覽示意圖

有華山全景圖刻在石上

更有華山的模型

我們的導遊就是憑模型介紹華山不同的山峰給我們認識
 

 

黃土高原(山西、陝西行之二)


踏在山西、陝西的黃土高原上,黃土撲面,嘴唇粘著細細的風沙,我真想哭!

我是這樣接近我們中華民族的發祥地,這樣接近母親河!黃河的顏色不就是來自高原的黃土嗎?我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就是在這裏展開。

以前對黃土高原的了解不深,就只有兩個字﹕「貧瘠」;後來看過陳凱歌拍的電影《黃土地》,對那裏缺水的情況印象甚深,那裏的居民要走很遠的山路到黃河邊打水,然後背著重重的水桶回家。

我們三十年前到西安,就打算到延安看看黃土高原。其實那時我們已經買好飛機票了,但最終去不成,因為天氣關係,螺旋槳飛機不能起飛,計劃也就告吹了。想不到三十年後我們可以踏足延安的黃土高原上!


活在黃土高原的人民自古以來都是居住在洞,雖說洞冬暖夏涼,但缺水缺電、塵土飛揚的環境並不好受,近年很多人已經不願意再居住在洞了,因此延安的高樓大廈比山西太原還要多呢!洞幾已成為遊客的觀光點了。


聽來自堯古都(山西臨汾)的導遊說,國家改革開放先開發沿海地區,然後是西北地區,山西陝西屬中部地區,國家到去年才開始開發,是比較落後。其實我們路過的山區,看起來環境已經比三十年前好多了,光禿禿的黃土開始種植了不少樹木,農舍已不像以前的破落……高速公路的發展更令人驚嘆!

我們探訪過一位住在地窨院的老伯,他生活雖艱辛,但性格堅韌樂觀,他不正正代表了我國傳統的老百姓?看著黃土地,看著黃土地的人民,我真想哭,他們的生活真能靠什麼普世價值、靠空喊幾句口號就可以改善嗎?

 

我們的汽車在黃土高原上奔馳



洞隨處可見,全都是依山挖洞建築

 

想像一下你是住在這樣的

 

 

我們聽到羊的叫聲從院子的側面傳來

後來我們到地窨院參觀,那是建築在地下的洞屋

這個地窨院保全得比較好

我們得穿過地道入內

這裏住了四代居民

灶頭就在室外

設備很原始

這是去水渠

房子內沒有窗戶


只有這樣的旱廁

住在地窨院的老伯很熱情,拿出放在冰箱的饅頭叫我們品嘗

這位是老伯的姑姑,快九十歲了!

老伯隔壁的鄰居已經搬走了,屋子已荒廢。

其實現在已經很少人願意住在洞了!

我們在延安住了一個晚上,甫出賓館就看到寶塔山和延安河



這張照片拍的就是現在高樓林立的延安,

我指著的位置就是我們住過的賓館所在,就在延安河旁邊。

看!這是解放前的延安。黃土地是光禿禿的!

要在山上建造這些蜿蜒的路,要改善居民的的生活,

不是空喊幾句口號就可以了吧?

 

黃河之水天上來(山西、陝西行之一)

最近在山西、陝西兩岸看壺口瀑布,親眼目睹了李白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確實有點激動!

一直以來,黃河被視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承載著華夏五千年的的文化歷史,因此很多人都想親近她,素有「不到黃河心不死」的說法。記得三十年前我們第一次在河南的黃河邊上看到滾滾的黃河水,我們是多麼興奮啊!我們沒有瓶子,唯有拿身邊的菲林筒盛了一小瓶河水,更珍而重之的用手帕把它包裹好帶回香港。到今天,那瓶黃河水仍原封不動的躺在家裏呢!之後幾年我們分別在蘭州、濟南給黃河水洗滌過,感覺跟母親很接近!

今次我們看黃河壺口瀑布,除了看到世上罕有的黃色大瀑布,看到驚濤拍岸,看到如李白說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氣勢外,最特別的是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黃河將山西省和陝西省分開﹕河的一邊是山西省,河的另一邊就是陝西省,我們只須跨越一條橋,就可以分別從兩省觀賞滔滔滾流的黃河水。

壺口瀑布的所在地,其實就是當年大禹治水的地方,就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看著滔滔的河水,不禁想起很多歷史往事,想起在那裏土生土長的人民……因此我不會將壺口瀑布與加拿大的尼亞拉瓜大瀑布的氣勢相比,畢竟壺口瀑布屬於人文景觀,是會引起民族激情的景觀!

彷彿聽到「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

河的一邊是山西省,河的另一邊就是陝西省

我們入住的酒店在山西那邊,從酒店房間向外望,

可以看到跨越兩省的橋

我們坐車過橋到對岸陝西省

過橋後我已經站在陝西省那邊


可以回望到我們入住的酒店

看見黃河從收窄的壺口奔流而下

洶涌澎湃

這邊可以看到對岸的山西省

背後感受到黃河的水花,挺興奮!

真個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我們已經回到山西那邊回望陝西了,我剛才就是站在對岸的人群中。

喜見彩虹!

黃河之水天上來

河水好像從龍口噴注而出

河水果真是黃色的!

過了龍口,這是「龍身」。

這一帶就是當年大禹治水的地方!

遠處矗立在河邊的就是大禹的肖像

這個景象是讓遊客懷舊一下吧!

2012 – 1972 = 40 之二


從黃土高原趕回來,就是要參加我們中學同學的大聚會。母校慶祝
85 周年紀念亦即是我們畢業 40 周年,我的身軀雖疲乏,但心情興奮!不是嗎?畢業已經那麼久了,還有那麼多同學繼續有聯絡,有些同學更專程從加拿大和澳洲回來參與,確實難得!我想其他屆別的同學也會趁機聚會吧,難怪星期五晚上的聚餐會筵開超過 100 席了!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繼續參與
9095100……周年紀念聚餐!

筵開超過 100

我們是陣容鼎盛,有兩席同學參與呀!

祝願大家身體健康!

借用了李同學的大合照,謝謝!

Gelardini & Romani 紅酒拍賣會


上星期六
出席了一個紅酒拍賣會,確實長了見識!

我們沒有資格參與珠寶、古董、土地的拍賣,退而求其次,唯有參與紅酒拍賣會,試圖見識一下現場競投的氣氛。這次拍賣的酒百分之九十來自意大利,百分之十來自法國。大會提供了二十多種酒供買家品試,入場人士可以一邊吃麵包、午餐,一邊品酒,一邊競投。席間競投最激烈的都是名牌酒,或者是打分比較高的酒,台上拍賣官一聲聲的叫價,熒幕上的數字即隨著買家舉起的牌跳升,此起彼落的,氣氛確實激烈!

外子說拍賣會像賭場,買家有點瘋狂;我則說像在課堂上課,稍一不留神,就會錯過了老師說的話!不是嗎?外子本想競投 Aldo Conterno CICALA 2000,他卻因太早舉手而投得1999年的;又他本想競投 1979 年的法國 DRC Burgundy,後來卻因為不留神而錯過了!我說或者那是天意吧!


一天下來,我們算是有點收穫,但感覺疲倦,我們不得不佩服那位拍賣官的幹勁!

左邊的是場刊,列出所有酒的起拍價;
右邊是入場買家的號碼牌,要競投就得舉牌示意,也方便拍賣官記錄。

上午的拍賣開始了……
台上拍賣官一聲聲的叫價,熒幕上的數字即會隨著買家舉起的牌跳升

外子也有參與競投呀!

拍賣會席設金鐘 Domani 餐廳,競投期間大會提供免費的午餐

 

下午由第 336 號的酒開始,是著名的 Biondi Santi 1974

626 號酒是法國的名牌﹕ 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1990,
起拍價是 HK$1,500,但轉眼已叫價至 HK$2,350,而價目仍繼續飆升呢!

到拍賣法國酒時,拍賣會已接近尾聲了!

競投期間,我發現了一位坐在餐廳露天部分的高人,



他氣定神閑地隨著拍賣官的叫價舉牌,最後買了不少心頭好!

 

再談杭州美食

 

今春遊杭州,去了兩個新地方吃飯,我想在這裏介紹一下,為上一篇網誌《吃喝在杭州》加入新的內容。

 

第一家菜館是在龍井村的 龍井一號,那裏的農家菜很有水準,而且便宜,是意外的驚喜!


鹹肉春筍,很鮮味!這道菜的單價只是六十八塊人民幣。


蝦乾煮野菌白菜
湯的味道甜中帶一點辣,很醒胃!單價只是二十八塊。


原來辣味來自這幾隻小辣椒!


蔥油拌麵很有咬口!一大碗麵條單價只是六塊!


菜館位於龍井山上,一樓有院子,二樓有露台,環境不錯。


你可以一邊吃飯,一邊品茶,也可以吃完飯後到附近的茶座品茶。
如果坐公車,可以在龍井茶室站下車,挺方便。

第二家餐館是四季酒店的中餐廳  金沙廳   靈隱路5

我們是看了食評的介紹而去嘗試的。
如果你吃飯著重情調,這是個好地方,尤其是這個露天的位置;
但如果你想吃地道的杭州菜,這裏就不是好的選擇。


麻醬涼皮野菜卷    看起來很漂亮,但味道一般!


乾菜蒸河蝦仁     蝦仁的鮮味被乾菜的鹹味蓋過了!


這個菜心油燜筍被上面龍井一號的春筍比下去了,但價錢卻是它的幾倍!
我們覺得春筍是上海口味,後來服務員說廚師是上海人!

這跟下面江南紅樓的油燜春筍也差很遠呢!


江南紅樓 的清蒸江白條仍是那麼好吃!

凱悅酒店  湖濱28餐廳    現在已是我們必到的餐廳了

野菜石榴   包在裏面的是馬蘭頭,挺新鮮!


燻桂魚腐皮,比一般的燻魚特別!


糯米釀鴨片,很香!

 


蒜爆野菌,好吃!


蝦湯海鮮手工麵    比去年吃的黃魚麵更好吃!
江南紅樓價錢與服務均比較平民化,凱悅酒店的食物、服務都不會令你失望。
 香格里拉酒店意大利 Peppino 餐廳  也是我們必到的餐廳

去年十月餐廳聘用了一個來自芝家哥的總廚,開始做 fresh pasta,
寬條麵比前有咬口,


連這個 lamb rack 也進步了!其實我們覺得飯後心靈最滿足的是這一家

齋菜來自上天竺法喜講寺的齋堂
有菜、有湯、有飯,每人只須付款五塊!

《吃喝在杭州》﹕

吃喝在杭州


《食在杭州》﹕

https://pat.wongnwong.com/%E9%A3%9F%E5%9C%A8%E6%9D%AD%E5%B7%9E/

 

 

 

在上海抓到一隻斷線的風箏


抓到闊別二十五年的風箏,感覺挺開心!

每次到杭州,上海的朋友總會來跟我們見面,今次比較特別,他們把我們接到上海去!今次除了跟王先生夫婦、他公司的同事及孫大姐見面外,我覺得最特別的是與闊別二十五年的舊生見面。舊生 Benson 因為工作,舉家遷往上海居住,兩個孩子也到上海唸書了,上次跟「那一年」的學生聚會,他未能參加,但歐陽同學很熱心,席間撥了電話給 Benson 讓他跟我聊了一會。

「好吧,我到上海時一定會找你!」我們的約會就是這樣定下了。

那天早上特別晴朗,與前一天的大雨滂沱完全兩樣!咖啡室挺寧靜,我們一聊就是兩個小時。後來我們轉移到王先生的辦公室再聊,一個上午就飛快地溜走了!二十五年的話題是講不完的!風箏終於抓到手上了!

「黃老師是我最尊敬的老師,我還記得她在我的紀念冊寫了『不卑不亢』四個字呢!」Benson 臨別時對我的朋友王先生說。或者 Benson 不知道「不卑不亢」就是我做人的宗旨呢!

我的心挺舒服,暗想以前的辛勞並沒有白費!


咖啡室挺寧靜,我們一聊就是兩個小時


後來我們轉移到王先生的辦公室再聊,一個上午就飛快地溜走了!


回到酒店,覺得樓下的百年櫻花樹特別可愛!

 

春遊杭州之二﹕看花也要講緣份


看花確實要講緣份!

今次回杭州,本來沒有想過會看到梅花,但剛抵新新飯店,即遙望到對岸孤山有不少梅花,心中頓生興奮之情,甫放下行李即趕去賞梅!第二天到靈峰探梅,飄來的陣陣幽香令我們更滿足了!


大自然是奇妙的!前後只是三天的時間,我們看盡花開花謝的神妙!梅花在三天後凋落了大半,櫻花卻在三天後盛開!本來要看的桃花,最初連花蕾也沒有,三天後竟讓我們看到幾朵!只逗留四天,竟可以看到三種不同時節的花,那不是緣份嗎?


我是挺滿足的,難怪昨晚梅花也入夢了!


剛抵達酒店,即遙望到對岸孤山有不少梅花

看到這樣充滿生命力的景象,能不心花怒放?


這是我們剛抵達時在孤山看到的梅花


三天後梅花已凋落了大半,挺拔的枝條已吐出新葉!


能不珍惜靈峰探梅這樣的美景?


到處看到「拍友」並不稀奇!


畢竟梅花就是主角!


不管是深粉紅色的,


還是桃紅色的,


綠色花萼的,


還是紅色花萼的,
都是那麼好看!
 

三天前孤山的櫻花還未開


三天後櫻花全開了!


襯托著新柳,實在美呆了!


櫻花與梅花有不同的韻味


也難怪很多朋友每年也到日本或者韓國尋櫻


最後一天,我們開始看見桃花的花蕾

 

後來我們在茅家埠附近喜見一兩棵已開花的桃樹

原來淺粉紅色的桃花開得最早
 

這也是我最喜歡的品種


能夠在四天之內看見三種不同時節的花,能不滿足?
信是有緣!

 

 

春遊杭州之一﹕生之喜悅

 

每年春天我們總要到杭州,為的就是看看那新綠,感受一下生之喜悅!

今年冬天特別冷,杭州的春天來得晚,到三月底,梧桐、香楓的枯葉還未凋盡,柳樹才剛吐出如毛毛蟲的新芽。新長出來的柳葉彷似煙花一樣噴發出無窮的生命力,為蕭索的畫面添上色彩。看著新綠,讓我想起新生的嬰兒,想起他們為不少家庭帶來的喜悅!

「看盡鵝黃嫩綠」,心靈為之淨化,之前在香港看到的「泥漿摔跤」的齷齪也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我們剛到杭州的一天,新長出來的柳葉只是稀稀疏疏的


葉芽就像毛毛蟲


長出來的柳葉彷似煙花


噴發出無窮的生命力


滿眼新綠帶來生之喜悅!


只是幾天的光景,柳葉濃密了不少!


雲棲竹徑的翠竹也是一片新綠


連千年的香楓也吐出片片嫩葉


其他植物的葉芽也紛紛爆發出來了!


否則我們只能看見蕭索的禿樹!


不過不多久這些樹肯定會綠葉滿枝,
到時亦會是一片新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