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今昔

匆匆的在廣州逗留了兩天半,驚鴻一瞥,印象頗深!

回想當年第一次到廣州已經是1976年的事了,那個時候國內旅遊還未對外開放,我們在羅湖過境要申請回鄉介紹書,要在深圳海關待了很久呢!當年我們爬在廣州的地標「五羊」上拍照已經很滿足了,另外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和越秀公園是當年必遊之地。80年代初的廣州只是我們到國內的中轉站,每次想起髒亂的廣州火車站也沒有好感。到2002年再遊廣州,我們發現廣州變化不大,我們遊覽的仍是光孝寺、六榕寺、西關、沙面等舊景點。

今次遊廣州,主要的目的是探望幾位朋友,卻無意中發現珠江新城那邊已經變成市中心,那裏高樓林立,號稱「小蠻腰」的電視塔儼然成了廣州的新地標,而附近的廣東省博物館、圖書館、歌劇院、金融中心等的建築物各有特色,加上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我突然意識到廣州已經變成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了!

短短的兩天半,我已經感覺到路上的行人和我們的朋友都是那麼朝氣勃勃,跟暮氣沉沉的香港人相差實在太遠了!難道香港的黃金歲月真的要被人取代?

1976 第一次到廣州,那時我們仍是大學生。這是越秀公園?

我們竟然可以爬在「五羊城」的地標上!

現在號稱「小蠻腰」的電視塔已經成為廣州的新地標了!

附近有不少新的建築物,各有特色﹕

廣東省博物館

圖書館

歌劇院

國際金融中心

這就是珠江新城!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新廣州!

當然廣州還保留了不可磨滅的歷史﹕

曾經是英租界的沙面

保留了不少英式建築


當然也有著名的西關舊民居﹕



都保留了古老的樣式

也有更古老的文物﹕

西漢南越王墓內發現了絲縷玉衣和不少古物

古老的炮台

朋友帶我們去古老的「黃埔村」,黃埔港就是廣州的其中一個古港

朋友說這個古村在中日戰爭時幸免於炮彈之災,

主要是因為有村民娶了日本天王的侄女,當日軍進城時她擋在村口,

日軍不敢謬然炮轟

這就是娶了日本女子的村民建造的房屋

短短的兩天半,我看到廣州的今昔

令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不少地方都看見父母帶著孩子遊逛

他們顯得那麼悠閑、開心!


一家大小更會興致勃勃的排隊參觀博物館!

尋找南宋皇城遺址(春遊杭州之二)


愛一個地方,能跟文化歷史脫軌嗎?

杭州不就是南宋的故都臨安?她實在承載了不少文化歷史。記得五年前我們曾嘗試尋找坐落鳳凰山的皇城,可惜失敗了(見 2008 年九月的兩篇網誌﹕尋找南宋遺跡.再登鳳凰山),只意外地遇上六部橋、水城門和御街遺址。今次適逢三月號的《中國旅遊》雜誌有介紹尋覓路線,我們決定按圖索驥。

 

皇城當然已經灰飛煙滅,但總算在鳳凰山腳街找到皇城的北城牆遺址,後來沿宋城路登山,在山上找到南宋皇室常去供奉和遊玩的聖果寺遺址,更重要的是找到南宋高宗在山上的摩崖題刻,「忠實」二字清晰可見。其他的古跡有五代時期「西方三聖」造像殘跡、北宋十八羅漢造像、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公元1187) 王大通書「鳳山」二字的題刻等。這一切足可以讓我們發思古之幽情!

 

看看地圖,原來五年前我們登臨的鳳凰亭跟皇城宮苑是近在咫尺,只是我們走錯了方向!

 

方向錯了,可以糾正。看著皇城一帶的新綠,對未來我是充滿希望和祈盼!

南宋臨安皇城遺址就在鳳凰山腳街

這就是皇城的北城牆遺址

北城牆遺址不遠處有一口井,不知是不是古跡?

 

皇城坐落西湖東南面,靠著鳳凰山

看這地圖,才知道五年前我們登臨的鳳凰亭跟皇城宮苑是近在咫尺


看過鳳凰山腳街的古城牆遺址後,我們繼續前行沿著宋城道登山

我們的目的地是聖果寺﹕是南宋皇室常去供奉和遊玩的寺廟

宋城道的盡頭是一大片樟樹林,路上聞到樟樹的陣陣幽香

居高臨下的皇城宮苑已經灰飛煙滅,我們只能想像內臣沿著這山徑將皇帝抬回宮苑

終於給我們找到南宋皇室常去供奉的聖果寺遺址了!

也找到南宋高宗在山上的摩崖題刻



這是南宋人王大通在公元 1187 年的題刻


五代時期的「西方三聖」造像只剩下殘跡

不遠處有北宋的十八羅漢造像

歷史就隱沒在一片新綠中!

下山時我們是心滿意足了!


走回宋城路,細看老百姓擺賣的地攤

瞥見地攤有剛挖出的春筍

歷史只能留在腦海裏,但春筍可以帶回家

讓我下廚弄一道油燜春筍

回味一下春日杭州的鮮嫩

當然不可或缺的是明前龍井,它讓我們回味春日杭州的新綠!

新綠總給人希望!

 

尋南宋遺跡(18-9-2008 旅程第三天)

https://pat.wongnwong.com/%E5%B0%8B%E5%8D%97%E5%AE%8B%E9%81%BA%E8%B7%A1%EF%BC%8818-9-2008-%E6%97%85%E7%A8%8B%E7%AC%AC%E4%B8%89%E5%A4%A9%EF%BC%89/

再登鳳凰山(21-9-2008旅程第六天)

再登鳳凰山(21-9-2008旅程第六天)

尋花問柳(春遊杭州之一)


喜迎新綠!


「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每年春天遊杭州,為的就是探望這新綠!這新綠透露了勃勃的生機,給我無限的正能量。這幾天的尋花問柳,看到梅、櫻、桃的此起彼落,讓我更了解自然界的奇妙!


今次遊杭州,經歷了陰、晴、雨天,既有藍藍的晴空,也有迷濛的雨景;幾天之內更經歷了春、夏、秋、冬四季,溫度竟由攝氏二十幾度降到三度!花與樹就在這陰晴變化之間「變臉」﹕本來盛放的梅、櫻、桃被雷雨打落了,但後起之秀又因為春雨及暖和的溫度而趕緊登場,儘管只是幾天的時間罷了!

回到香港,我不禁要問自己﹕我究竟是愛花還是愛柳呢?

白堤的綠雨是我的最愛

蘇堤的柳枝亦不遑多讓

新綠是那麼生機勃勃

難怪拍友要嚴陣以待!

我最愛看這遠景﹕新柳加上盛開的櫻花

是世外桃源吧?



暖和的天氣讓桃花提早登場

桃紅柳綠,相映成趣



垂絲海棠在高大的櫻花樹下顯得太嬌小了!

孤山有櫻花

三台雲水有櫻花

蘇堤也有櫻花

桃花當然要出來爭艷

我覺得桃花比垂絲海棠優雅

李花也趕緊開了!是桃李爭春吧!

梅花已經讓位給桃李了,長出青青的葉子,

有一些更長出梅子呢!

新綠確實為寧靜的世外添上生機

 
 
 

白堤在晴天與陰天各有特色

 
 
雨中的雲棲竹徑顯得有點淒迷,不過透光的新綠仍是那麼好看!

我們在蘇堤上遇到一群穿綠色衣服的女青年,

她們說她們參加的活動叫「動起來!」

在春意盎然的一刻,荷葉也稍稍的動起來了!

我會在夏季再來尋花嗎?

 
 
 

由想雪到賞雪


皚皚白雪,對我來說原是照片,電影,甚至是夢裏的景象。想不到今次竟然可以
欣賞到西湖的雪景,確實是喜出望外!

以前出外旅遊,總會避開寒冬,原因是我怕冷,這次偶遇,確要惜緣、惜福!江南的雪景原來是這樣美!白色的棉花鋪蓋在屋頂和亭子上,令畫面倍添雅趣。掛在樹枝上的白雪勾畫出樹木的輪廓,令枝條更形挺拔。白堤在空濛的天色下,彷彿進入了一個淨化的世界。雖然沒有看見飄雪,但我的心情已經像孩子捧著冰淇淋一般滿足了! 
 

這幾年的杭州遊,讓我玩味過西湖邊上春日的桃紅柳綠,夏日的荷塘,秋日的紅葉,今次可以踏雪尋梅,是四季皆全了,實在是一個完滿的結局,當然也是一個完美的開始!

甫步出酒店就看到掛滿白雪的梧桐樹

白雪勾畫出樹木的輪廓,煞是好看!

在酒店房間向外望,看到白色的棉花鋪蓋在屋頂上、樹上



隔壁的海鹽館在大雪下倍添雅趣

我們沒有看到飄雪,只看到積雪

對岸的白堤太漂亮了!



一切好像淨化了

殘荷上的積雪很有趣

不待春江水暖,鴨子已經在暢泳

斷橋沒有殘雪,但在不遠處卻有不少殘雪!

江南雪景的特色是白茫茫中仍有綠色!

 



蘇堤的雪景也很美!

小鳥似乎不懼風雪!

重回我們喜愛的茅家

鋪雪的聖誕樹?

想像這是斷橋吧!

湖面也結了薄冰

龍井茶樹上也鋪蓋著白雪


要踏雪尋梅?

《踏雪尋梅》的歌詞說的是臘梅

這個時候的臘梅已經開得很燦爛


但我們要尋的是這種梅花

梅花確實不懼風雪

看!梅樹雖掛著冰雪,但已經含苞待放!

我們下次再來杭州的時候仍可以看到梅花嗎?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


最近一位認識不久的台灣朋友為我們奔走辦事,他雖然工作繁忙,但事情辦得特別妥當,幫了我們一大把。我們向他致謝,他只說了一句﹕「受人之託,忠人之事」,這實在令我們感動不已。朋友是一位年輕的小伙子,他竟然可以這樣待人,我深深的為儒家的傳統思想可以在台灣保存而高興!

外子不也是這樣的人嗎?他算是找到同道了!這個星期我就陪著外子在香港與台北為兩位意大利朋友奔走,不為什麼,就是要「忠人之事」。意大利朋友 Carlo Alex 來香港想拓展市場,也想了解台灣的商機,我們當然義不容辭,為他們奔走,報答他們在意大利對我們的熱情款待。

在香港與台北一個多星期的緊密接觸,讓我可以更深入了解兩位意大利朋友的性格。Carlo 是一貫的充滿 emotion,是典型的意大利人。看著 Carlo 像孩子一般的真性情,我們深受感染,他告訴我們品酒不能單看品牌,而需要 emotion,我們深受教益,我們也意識到人活在世上,不能欠缺 emotion。至於 Alex,他充滿拼勁,我們笑說他的工作態度較像美國人,但其實他也是跟其他意大利人一樣充滿 emotion 的,否則我們也不會與他交往。Carlo Alex 起步時跑得太快了,因此連日繁忙的工作令他病倒了。看到 Alex 這樣衝刺,我們更不能怠慢,推動我們的似乎就是這份 emotion。「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得好好學習。

「君子成人之美」,看著朋友感激的表情, 我們心裏挺富足!

意大利朋友 Carlo Alex 趁參加酒展的機會來香港

他們在香港舉辦一個酒宴,外子幫他們選酒及找地方

Carlo Alex 很認真,中午時已經到餐廳開瓶

 晚上我們先到餐廳打點一切

酒宴可說高朋滿座,Carlo Alex 是挺高興的呀!

舉杯暢飲

酒宴大功告成,大家跟廚師來一張合照

接著他們要到台北舉辦另一場酒宴,多得我們的台灣朋友為我們奔走辦事

我們先到台北,在機場迎接我們的朋友

到台北,當然要帶他們一嘗鼎泰豐的美食

第二天中午,我們到舉辦酒宴的餐廳打點一切

看!Carlo 說話時總是手舞足蹈,充滿 emotion 的!

但 Carlo 品酒時是非常認真的!

我們中午到餐廳就是要預先開瓶

台北的酒宴也是高朋滿座

Carlo 確實是外子的品酒師傅!

Carlo Alex 臨上機回意大利之前,我們吃了一頓慶功宴

我們心裏的感覺就像那天晚上的芝士蛋糕﹕甜甜的!

借用了台北朋友的幾張照片,謹此致謝!

XX = 25


這幾天看了不少照片,是滿載笑容的照片!

笑容就掛在近五十位舊生的臉上。他們為慶祝畢業 25 週年,特地舉行銀禧晚宴,也邀請我出席。我曾經說過「與舊生一起慶祝畢業 XX 週年,我珍惜」,能夠參與這樣有紀念價值的聚會,能不珍惜?

出席聚會之前我是有點緊張,除了近年有踫面的學生之外,我還認得多少?後來我覺得自己也挺厲害,我竟然還認得那些我只是在中一時教過的學生。屈指一數,已經有三十年了,可以重遇,是緣份!

跟舊生一起,總覺得自己會年輕一點,因為他們見面後會各就各位,回復從前的面貌﹕班長依然是班長,斯文的繼續斯文,調皮的依然調皮……他們更笑說「校園的欺凌事件會延續至三十年後」。我彷彿回到三十年前!我趕緊翻出舊相片,回味一下那些年的片段。

歲月留痕,正是大家珍惜這些日子的原因。

笑容就掛在五十多位舊生和老師的臉上

拍攝上面的大合照並不容易呀!看陳同學多辛苦!

我們是最早到的一群

老同學聚會是最開心的!

背著鏡頭的同學聚精會神地看甚麼?

原來是梁同學特別為出席的老師和同學畫的舊貌!

是 25 年前的舊貌呢!

席間當然會拍照

中五 E 班,當年我是他們的班主任。

 
這一屆的舊生當年唸中一 A 班時,我是他們的班主任。

能夠與同學重遇,是緣份!

銀禧紀念﹕感謝黃同學帶來了 1987 年的佳釀


活動總監潘同學知道大家的情誼是由 1982 年開始

感謝潘同學送給我的禮物!

我彷彿回到三十年前!

我趕緊翻出舊相片,回味一下那些年的片段。

 

 旅行

聖誕聯歡會

還有開放日的好幫手!

無論文科抑或理科的同學,我都記得!

五年、十年、十五年……後,大家還會參與週年慶祝活動嗎?

借用了同學的照片,謹此致謝!

人生本無常,何須尋煩惱?

自從意大利回來,一直忙著,與家人、朋友聚會,心情開朗,有如 Tuscany 的陽光。可惜最近吃了一記悶棍,如鯁在喉,久久未能釋懷。

我在上一篇網誌提到預科同學的聚會,說大家都是挺開心的,我的結語更表達了良好的願望﹕「我們都希望這無花果樹下的情誼可以再延續四十載」。舊同學看了,在來往的電郵中興致勃勃的談論要如何保持健康,但有一位同學卻當頭棒喝﹕「人生本無常,何須尋煩惱。」我想像得到大家的笑容頓時收斂了!

我想到了我們這把年紀,誰不知道「人生無常」?就是因為「人生無常」,我們才學會珍惜眼前人。是不是「煩惱」,則要視乎自己的心態。以前外子常說我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別人提意見,我的反應總是「No……Yes……」漸漸地,我學得積極一點,變成了「Yes……but……」再後來,我學會凡事盡力做到最好,向好的方面想,也學會「積極隨緣」,管它什麼煩惱不煩惱!

與家人共聚,我珍惜;與同學慶祝相識 XX周年,我珍惜;與投緣的新知舊雨見面,我珍惜;與舊生一起慶祝畢業 XX周年,我珍惜;與教導過的學生見面,我珍惜……

懂得珍惜,自然沒有煩惱。既知人生無常,又何須執著?這一刻,我釋懷了!

盡在不言中

人越老,越學會由心出發對人對事。腦袋只掌管思考,心才動情,有些時候,感情會沉澱在心底裏,一切盡在不言中。

與預科的同學相識四十載,以前已經寫過幾篇有關我們的 BLOG2008 年的《無花果樹下的情誼》、2009 年的《喜迎2009 元旦》、2010 的《不是土生土長》、2012 的《打響頭炮》,對今年的慶祝活動,我已經不用多說了,因為一直以來大家都很珍惜這段情誼。不是嗎?今年我們的班主任和已移居海外的同學都專程回來參與我們特意安排的四十周年慶祝活動。在「電車夜遊」,單看同學的笑容,一切已盡在不言中。至於晚宴,今次出席的人數是歷年之冠,連三十八年以來從未出現的同學也出現了,這不也是盡在不言中嗎?當同學提起孫同學的英年早逝,大家的眼神告訴我,遺憾也盡在不言中。

四十載轉眼溜走了,班主任說她開始明白《似水流年》的意思,我們都希望這無花果樹下的情誼可以再延續四十載!

 

看看我們的笑容!我們都豎起四根指頭。

難得的是同學的下一代也參與,更為我們籌劃、奔走!真感謝!

除了班主任,我們還邀請了三位老師出席,陣容鼎盛!

烹飪班(Tuscany 深度遊之四)


以前聽過很多朋友說意大利媽媽是挺好的廚師,我也曾經想過到意大利跟朋友的媽媽學烹飪,今年九月我是得償所願了,更有點喜出望外呢!

兩次的學習均屬意外!第一次是在 Montalcino,踫巧 Le Chiuse 的莊主 Simonetta 的妹妹 Maria 在酒莊舉辦 Tuscan Dishes 烹飪班,Simonetta 提議我也參與;第二次是在 Orvieto,我們的朋友 Laura 教我做 pizza

既上了課,也品嘗了地道的食物,我是滿載而歸了,感謝我們的朋友!

Montalcino

Le Chiuse 莊主 Simonetta 的妹妹 Maria 在酒莊舉辦 Tuscan Dishes 烹飪班

參加的全都是美國人,我是例外。

Simonetta 的妹妹 Maria 在電視台也有烹飪節目

我們先學做 homemade-pasta。老太太很活躍,是一名好學生!

地道的番茄醬汁

很快就弄了滿桌的麵條,之後我們每人分一點回酒店自己烹調

跟著我們學習做 Chicken Cacciatore,有香腸和雞肉

用的是 Le Chiuse 的紅酒和橄欖油

跟著是 Tiramisu

最後是 Olive Crostini

這是我的作品

烹飪班後我分了幾份食物回酒店自己烹調。

(酒店其實是備有廚房的民宿)

Tiramisu 不堪顛簸,走樣了!

之前跟 Simonetta 學的紅酒浸蜜桃,也是不錯的飯後甜品。

Orvieto

朋友 Laura 教我做 pizza

看到麵粉漸漸發漲

Laura 教我做幾種味道﹕番茄醬、洋蔥、Rosemary 香草、無花果

很快就做了幾盤

跟著弄沙拉和 cold cut

無花果很甜

感謝 Rosanna 為沙拉調味

Federica是最好的幫手!

這個 pizza dinner 是最開心的喲!

非常任務﹕Full of emotions


昨晚完成了一項很特別的任務,既為朋友帶來驚喜,也為自己帶來歡樂!

一向知道意大利人是 full of emotions 的,但我們的朋友 Francesco 尤甚!他設計了一個讓他新婚的朋友 Giovanni 驚喜的計劃,拜託我們在地球另一半的地方(香港)為他完成。他拜託我們的時候是那麼深情、那麼興奮!

話說 Francesco 的好友剛結婚,度蜜月時會路過香港,他想給他們一個驚喜﹕他請我們為 Giovanni 夫婦選一家餐廳並訂好座位,為他們準備菜餚、餐酒、香檳、蛋糕,最後由我們替他付款,他的朋友事先是不知情的。我很佩服 Francesco 想得那麼細﹕他在意大利時先給我們兩封信,請我們在他們到達餐廳的時候先給他們第一封,在他們用餐完畢後給他們第二封。其實我們不知道他的信說什麼,不知道他葫蘆裏賣什麼藥,但看到他興奮的眼神,我們樂於照辦。

我們選了一家相熟的餐廳,侍應更為朋友印了一張特別的菜單放在桌上,我們則坐在餐廳的另一角遙遠窺視。

緊張的一刻來了!他們入座後侍應交了第一封信給他們,我們看到他們面露喜色,跟著看到他們吃得很開心。最好笑的是本來我們只為他們準備了白酒,但侍應來告密,說他們也想喝紅酒。我們立即請侍應倒了我們的紅酒給他們,說是  complimentary drinks,他們竟深信不疑!他們吃飽後我們突然出現,拿著香檳和蛋糕自我介紹,那個時候他們驚喜不已,滿臉笑意……

我們好奇的問 Giovanni 究竟 Francesco 的信說了些什麼,他說其實 Francesco 在意大利先給了他一封信,裏面只有一個電話號碼,那就是外子的電話號碼,難怪他打電話來的時候要問外子叫什麼名字呢!侍應給他的第一封信,裏面只說「你們度蜜月是少不了我的存在呀!」至於第二封信的內容就此略過。

與我們一起遙遠窺視的朋友說﹕「如果我們度蜜月的時候有人給我們這樣的驚喜就好了!」我們(包括侍應在內)都很欣賞 Francesco 的用心, 大家都為這項非常任務而興奮,原來快樂可以這樣簡單,只要你肯用心!

 

 

 

我們確實幫了 Francesco ,為 Giovanni 夫婦帶來無盡的驚喜!

我們自我介紹的時候,他們驚喜不已!

拆開第二封信

第二封信有兩張信紙

看他們多開心!

連我們的朋友也被感染了!

這個計劃是我們上一個月在意大利 Baricci 酒莊 認識的 Francesco 策劃的

想不到 Francesco 會這樣深情,他介紹他的酒莊時是挺認真的!

不過也難怪,Francesco 是很愛自己的土地的!


Francesco 也很愛他九十一歲的祖父,


能夠不忘本的人才懂得用心愛朋友吧!

Francesco 致敬!Salu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