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第五天

        送別了七姑一家,感覺是空洞洞的,好像家人離開了家一樣!

        這幾年來杭州多了,景觀已很熟悉,現在連人也開始熟起來,名字也叫得出來。新新飯店前台的馬小姐、葉小姐、門童小羅(以前的小馬已離開了,但我們竟然踫到他)、香格里拉的蔣經理、西湖天地翡翠酒家的許經理,還有梅家塢農家菜的店主(也是廚師)小劉也說記得我們去年兩個人來過。杭州是我們的第二故鄉,回來就是回家。今次七姑一家來杭,就像來我們家一樣!過去幾天,與她們一起,感覺就像每個星期天跟她們一起吃飯一樣,那不是跟在家一樣嗎?

        以前她們一家曾跟旅行團來過杭州,但只是匆匆一瞥,很多西湖以外的景點也未去過,今次我們如數家珍的,將最好的景點介紹給她們,希望她們也有回家的感覺!不過,不論她們的感覺如何,與她們一起,我們看到另一個杭州,一個可與家人分享的杭州!

        前幾天習慣了有兩位少年外甥伴在身旁,他們一旦離開,感覺當然是空洞洞的了!家人離開了,我們只好開始探望鄰居,漫遊我們家(新新飯店)附近的地方,也談不上遊覽什麼名勝了,反正雙腿肌肉因連日的操勞而痠痛得厲害。

        我們又過著閑遊的日子了﹕隨意在孤山走走,看看小學生春遊;不經意的發現了源自西湖的古新河,看見有人在河中捉螺、在河邊釣魚、做運動;餓了就在附近吃一碗蘭州拉麵、刀削麵……在家就是這樣閑的呢!

 

七姑一家要離開了,不捨呀!

每天在家裏吃早餐也可以看到如此美景不是很好嗎?

她們告別了我們的家!

我們隨意在孤山、白堤閑遊,探望熟悉的新柳

也看看怒放的桃花。這是混種吧?

同一棵桃樹有紅色和白色的花!

看看小學生春遊。孩子很愉快呢!

他們生活應該很富裕吧!看他們都有手機、照相機!

北山路盡頭有一個幽靜的公園

後來我們發現了源自西湖的古新河

古新河附近環境優美

河中有人捉螺

河邊有人做運動

原來設施是體育彩票捐贈的

餓了就吃一碗蘭州牛肉拉麵

或者羊肉刀削麵

這個小伙子很勤快!

吃飽了就在門口付款

桃紅柳綠,盡收眼底!

累了就坐在北山路上的椅子看風景。美不勝收呀!

春遊第四天

        國內三天法定假期過去後,杭州一切回復「正常」,七姑一家可以看到「真正」的杭州!在杭州生活,本來就是悠閑的!

        我們整天也是乘搭公車,是挺順利的,跟以前一樣,這就是我們說的「正常」,我們更可以超額完成計劃。我們遊覽的地方多著呢﹕登寶石山飽覽保俶塔下的西湖美景;到岳廟憑弔岳飛的報國偉績;臨曲院風荷欣賞初長的蓮葉;取虎跑夢泉的水泡茶品茗;登六和塔看盡錢塘江水;憑吳山城隍閣鳥瞰杭城全景。

        整天有山有水,有古有今,覽盡美景,也嘗盡美食,實在愜意,只是七姑她們一家第二天要離開了,實在不捨!

 

早晨登寶石山,看保俶塔

然後攀上大石鳥瞰西湖美景

蟑螂和菠蘿應該覺得很刺激好玩吧?

最近遊杭州也沒有進岳廟,我們參觀岳墳已是二十八年前的事了!

希望他們將來可以盡忠報國!

曲院風荷

看到初長出來的蓮葉

我笑說菠蘿騎虎難下

誰的扮相較像?

離開前當然要取虎跑泉水

登六和塔

飽覽錢塘江景色

我們也是第一次來城隍閣

城隍閣位於吳山,居高臨下

可眺盡杭城四周景色

 

今天的美食﹕

鮮筍

樟茶烤黃魚

奶黃紅蘿卜(甜品)

春遊第三天

        假如國內是假期,真的要避開杭州,因為杭州實在太受歡迎了!

        前兩天見證過「內需的潛力」後,我們不敢怠慢,第三天特別僱了一輛麵包車,免卻乘不了車的彷徨。最後我們發現遊人真的很多,除了買門票有很長的人龍外,車龍也很長呢!車子既堵得厲害,熱門的旅遊點附近也有交通管制,需要改道。幸好我們是「自由行」,可以隨時改變行程。

        我們上午到飛來峰靈隱寺就看到不少人龍,畢竟寺是熱門的景點,得花了一點時間買門票。之後我們到梅家塢吃農家菜,找座位沒有問題。下午我們到雲棲竹徑,享受到三天以來最寧靜的一刻。跟著我們打算到虎跑泉和六和塔,可惜車子堵得厲害,唯有改變行程。也好,讓七姑一家看看以前連接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水道——中河。

        春遊的第三天也遇到小小的波折﹕我們帶來的兩部照相機竟同時壞了,真巧!那也好,沒有了照相機,不須那麼忙!反正我們來過很多次,將來也會來。只要七姑一家開心,我們已很高興了!

 

我們在靈隱寺門前拍了這張合照後,照相機就壞了!

 

以下的照片是七姑她們借給我的

蟑螂在飛來峰的布袋佛面前是要「笑盡天下可笑的事」嗎?

梅家塢的農家菜﹕全雞湯

油燜春筍是時令菜

雲棲竹徑內很多地方也在採筍

這棵千年老樹要三個人才可合抱

我們認為這是雲棲竹徑內最舒服的地方!

蟑螂跟媽媽也喜歡這個拍照點

遊覽中河。它以前是通往京杭大運河的重要河道。

路旁有很多我們在香港沒有見過的花

這是櫻花跟桃花的混種

我們以前來過,但沒有合照

國內的內需

        以前我們不敢在杭州度周末,因為國內的遊客從四方八面湧來,在杭州根本走不動。這次陪七姑一家來,沒辦法,唯有見識見識周末的杭州。

        今天走得很累,但很高興,因為我們見證了國內抗衡金融海嘯的法寶﹕內需的龐大力量!

        為什麼我這樣說?我們每次想坐公車也失敗,因為這兩天假期杭州遊人與過去比較有增無減,基本的交通工具完全不能應付需求!我們看不到金融海嘯的影響,反而看到遊人如鯽!溫總理說得對,只是應付內需已足夠挽救經濟,祖國有消費能力的人口實在多呢!

        雖然走得很累,但看到國內這樣熱鬧的景象,我是很高興呢!

        「蟑螂」很有興趣學經濟,所以外子跟他說﹕「今天我帶了你看中國的內需是什麼一回事。」他如果看明白了,這次的旅程應該是「值回票價」吧。

登高見博,果真不錯!今天我的眼界開闊了!

自雷峰塔重建以來,我們是第一次登上

看到的是以前從未見過的角度!西子賓館盡收眼底呢!

西子賓館裏面的乾隆釣台是必到的景點!

蘇堤春曉吸引了不少遊人

「菠蘿」也成為攝影師了!

七姑一家忙於取景

 

今天走得很累,但很開心!

感謝上海的朋友專程來杭州與我們見面!

他們還送了幾本書給「蟑螂」和「菠蘿」!

第二故鄉

        我們又回來了!我們視杭州為第二故鄉!

        去年三月底為將官同事當導遊的景象仍歷歷在目,不覺間一年竟如風的逝去!今次我們又當領隊了,團友是七姑一家。

       「桃花依舊笑春風」,但景象與去年完全不同!去年桃花剛開,今年卻已盛放;去年櫻花吐艷,今年已凋謝敗落;去年陽光普照,今年卻下雨。不過,雨中的西湖又有另一種味道!

我們又回來了!

曾顛倒眾生的櫻花已謝!

桃花卻已盛放

柳枝亦已長得翠綠

柳條的生態最吸引人

雨中的西湖卻有另一種韻味!

跟去年一樣,我們也是在樓外樓吃第一頓飯

真麵包

        我們又吃真麵包了!上次 老友因病未能參與緬懷 8995 的聚會,昨晚可算是紀念聚會的第二波吧?以後肯定有第三波、第四波……呢,反正我們儲備有很多瓶 1989 1995 年的名釀!

        套用老友阿棠上次說的「麵包也真、酒也真、情更真」,有質感的麵包、香醇的紅酒確是「真」的,但那及得上我們這些年頭打造的真感情?天南地北的聊,大家已不須客套,一切是那麼自然、一切是那麼真!

        「百會」時代已過去,「3DA」時代已過去,留下的是難忘的回憶!

上次 我們也是坐在這裏呀!

餐廳名叫「真麵包」。沒錯!麵包是挺真的,很有質感!

 

我們覺得麵包是主菜,其他的食物是其次

 

當然酒也是很重要的

今次喝的是法國紅酒

當然是 1989 年的

和 1995 年的

緬懷之餘,也得謝謝老友相助,尋到老爺以前工作的酒樓!

鄉土濃情(續篇)

(由於上一篇網誌內的照片數目有限制,唯有將部分照片放在續篇)

請先看上一篇網誌

坍塌了的祖屋

祖屋隔壁是解放後才興建的住宅

拐彎後,我們走到祖母以前居住的房子

堂兄說祖母就是在這裏去世的

房子已荒廢多時,裏面還放置著當時的打禾機

原來打禾機是這樣的!

跟著我們到堂兄泉哥的家

堂嫂和堂姊都很開心呀!

看到大伯父、伯娘的畫像。噢!大伯父跟二伯父是一個模樣呢!

跟著我們去探望堂妹的「別墅」(她平時在深圳居住)

屋苑的環境不錯

房子也很寬敞呀!看見她們生活安定、富裕,真開心!

鄉土濃情

        自懂事以來,第一次回鄉,而迎迓我的是一張張笑臉,親切的笑臉!本來只是想探望回鄉過冬的堂兄祥哥,卻沒料到他竟召集了一眾親戚與我見面,他們熱情的款待,讓我感受到濃濃的鄉土情!真感謝堂兄祥哥!

        祥哥是我們黃族的長子嫡孫,五十年前他偷渡來香港,後來移居加拿大,期間嘗過不少辛酸。由離鄉到現在,已整整五十個年頭,他的經歷,可透視國內五十年的發展!

        由他,我第一次認識國內的偷渡潮!祥哥就是在1959年偷渡來香港的,由那時開始,我知道在國內生活不容易,很多人冒著生命危險攀山涉水來港。他當時穿的破爛背心在我腦海裏留下深刻的印象!來港後,他跟著我爸爸在酒樓當學徒,一天工作16小時,很辛苦呀!後來他轉到一家天台小學任教師,一邊工作,一邊念書,在當時的香江書院取得一個不被香港政府承認的學位。

        由他,我開始認識移民潮!祥哥是1969年移居加拿大的,可說是我們家族最早移居外地的人,我大哥也是步他的後塵吧?跟著二伯父一家也陸續申請移居美國了。祥哥移居加拿大後生活也很艱苦呀,幹的是體力勞動的工作,如修理水喉、開餐館等。奮鬥多年後,才在1994年衣錦還鄉!

        由他,我看到國內改革開放的成果!1994年之前,東莞已因改革開放由縣城搖身一變為市,偌大的農地已發展為工業區,我們家族的農地沒有了,換來的是可建屋的土地。堂兄姐們十多年前已不須再種田了,生活比之前好多了,他們除了有自己的房子,堂姐更開工廠,而侄兒不是已晉升為有車階級嗎?1994年祥哥第一次回鄉後,即出資重建祖屋,那屋子曾是整條村最漂亮的一家呢!文革時曾因「破四舊」而荒廢的黃族宗祠也給修建起來了,祥哥也曾慷慨捐款,沒有忘本!

        祥哥就是我們黃族的長子嫡孫,拜他的凝聚力,我得以重會眾堂兄弟姐妹、侄兒侄孫,這次見面後我努力畫出我們的家族圖譜(family tree)。最有趣的是,我發現我在十年前已是姑婆了!不是「老姑婆」,也不是「大笑姑婆」,而是真正的姑婆,輩份挺高的!

        整天在耳邊響起的是久違的東莞話,是那麼親切!我多年的尋根夢圓了,我是滿載而歸,帶回香港的是濃濃的鄉土情,包括倩姐以濃情烹調的鹵水鵝!

從深圳坐火車往石龍站。這高速軟座火車跑得挺快,時速高達181公里!

一個小時後就到了堂兄祥哥在故鄉的「夏宮」,他每年也回鄉過冬呢!

故鄉的冬天不就是加拿大的夏天嗎?

久違的照片!它讓我想起祥哥的辛酸史!

一見祥哥,趕忙寫下我們的家族圖譜family tree

祥哥召集了一眾親戚與我見面,真感謝他!

堂妹、侄兒對圖譜都很感興趣!

喜見親切的笑臉,喜聞親切的鄉音!原來我跟堂姐妹的樣子很相像呢!

午飯後即回祖屋所在的村落

終於看到我們的宗祠了!

我們的祖先源於湖北江夏,到南宋時才遷徙來東莞。我們的姓就是「江夏黃」!

宗祠除了可供放置祖先的神位,也可作宴會的場地。看,旁邊有不少條凳呀!

宗祠是近年才重修的,裏面放著伯父、伯娘等先輩的神位。

從宗祠向外望,是一個魚塘

堂兄弟姐妹小時候就是在這個魚塘游泳的。對岸本來是農地,現已改為樓房了!

宗祠旁邊的屋子就是祥哥在1994年第一次回鄉時出資興建的

旁邊的祖居已坍塌

午飯時要上學的侄孫到晚飯時也來了!他們稱呼我為「姑婆」呀!

侄兒、侄孫對我寫的家族圖譜也很感興趣。

最可笑的是我有一位侄女的名字跟黃校長是一樣的呢!

最後倩姐很熱情,一定要我們帶回她烹調的一隻鹵水鵝和一隻雞。

鵝的味道比很多酒樓也好呀!謝謝!

 

請看續篇

 

 

雙喜

        昨天真是好日子,是雙喜臨門!

        昨晚我們跟四叔提早慶祝生日,因為四月初我們會跟七姑一家出門旅行。四叔的生日會是一喜,之後與預科老師見面是另一喜,確是雙喜!

        屈指一算,預科畢業已三十五年了,昨晚竟可以與兩位老師見面,實在高興!他們都是我們中六、中七的老師,一位是教地理科的,另一位是我們敬愛的班主任,也是我們的英文科老師。畢業後回校只見過地理科老師一兩次,後來他退休了,也就失去連絡;至於班主任,則因為她已移居外地,很少機會見面。昨晚可以再見,實在難得,只可惜我早已答應參加四叔的生日會,也只好於飯後趕往同學聚會的酒樓。

        俗語說「遲到好過無到」,對!能夠與老師匆匆一會,我已經很滿足了,那不是喜事嗎?看見老師還年青,且身體健康,更是喜事!

        學生想念老師,原來是那麼自然的事!

班主任還很年青呀!

喜見地理科老師仍年青、健康!

那麼多同學出席,真高興!可惜我只能匆匆一聚!

 

但參加四叔的生日會也是很高興的呀!

唱過生日歌,我就立即趕往酒樓與老師見面!

昨晚真是雙喜臨門!

滄海桑田

        「前面的水邊圍邨以前是魚塘!」老街坊陳先生指著水邊圍邨說。四十年的變化可真大,我們見證了什麼叫滄海桑田!

        「那裏就是以前的新花園酒家,小時候我常跟爸爸去品茗……」陳先生指著「朗庭園」。「除了酒家,那裏還有酒店,整個地段屬於華探黎民佑,後來新花園酒家結業後,整塊地賣了給佳寧集團,不久佳寧集團出事了,地段一直荒廢,後來新鴻基買了來興建現在的朗庭園……」陳先生娓娓道來。陳先生就是「朗庭園」前面一家修車場的主人。

        新花園酒家的舊址就在「朗庭園」,確實無誤!感謝老友相助,我們終於大功告成!老友搬到元朗是上天的安排嗎?她們一家入住「綠悅」後即為我們明查暗訪,最近由一位賣皮具的老人家口中得知新花園酒家的舊址就在「朗庭園」,而「朗庭園」位於「綠悅」的隔壁!我有一位舊生亦很熱心,曾替我問過一些元朗老街坊,她們也說酒家舊址在「綠悅」。我們看到「朗庭園」的英文名是 Villa by the Park ,「Park」不就是「花園」嗎?是有點淵源吧?

        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找到新花園酒家的舊址後,再到香港的伊榮街走了一圈,憑弔一下以前老爺工作的酒樓的舊址。多年來,外子一直惦記著父親四十年前隻身來香港工作的地方,他當年身在澳門,且年紀尚小,無緣親臨其地,只憑著替祖母、母親寫信的一點點記憶,知道有新花園酒家、皇后酒樓、伊榮街等等名稱。

        上一篇《尋尋覓覓》 的網誌,記述了我們尋覓皇后酒樓的情形,昨天我們繼續尋覓其他兩家酒樓的舊址。昨天算是圓了外子多年來的夢!

        子欲養而親不在,單是憑弔一下遺址已足以慰藉外子的孝心吧!

元朗新花園酒家的舊址就在「朗庭園」

朗庭園前面的修車場的主人是老街坊。看!招牌上的電話還是 7 個字的呢!

真多謝陳先生提供了不少資料給我們!

陳先生說水邊圍邨以前是魚塘,我們見證了什麼叫滄海桑田!

老友搬來元朗是上天的安排吧?真感謝你們!

從元朗乘搭西鐵到南昌,再轉到銅鑼灣的伊榮街

以前的酒樓已重建為高樓大廈

不知隔壁的三層樓是不是四十年前的建築物?

八十年代的伊榮街,建築物是三層高的。

老爺四十年前曾在這裏工作,就在當時的豪華戲院後面。

 

外子多年來的夢圓了,晚飯也吃得特別開心!

踫巧侄女與侄女婿從澳洲來港,大家就更開心了!

看到奶奶開心,一家人開心,老爺在天之靈可以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