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

   

    今天

    沒有參與中學同學的聚餐,

    也沒有參與維園的燭光晚會,

    我選擇

    留在家裏。

 

    二十年前這一天,

    我哭過,

    痛過,

    為此,

    我與同事在學校成立了

    國事學會。

 

    之後

    有好幾年沒有回國內旅行,

    也參加了好幾年的燭光晚會,

    然後,

    我看到活動淪為政治秀,

    然後,

    我厭倦了空喊口號,

    之後,

    我決定

    在家裏、在心裏默哀。

 

    我等待,

    就像我等待少不更事的學生成熟,

    成熟

    需要時間。

 

 

坐在中間的是二十年前曾任趙紫陽智囊的嚴家其

前幾天看南華早報,知道嚴家其雖流亡海外二十年,卻一直沒有放棄中國公民的身份;他身居美國多年,卻拒絕成為美國公民。

嚴家其與那些手持外國護照,不時對祖國指指點點的人相比,是那麼不同!

錚錚風骨,令人敬佩!

 

我相信站在趙紫陽背後的溫爺爺(右二)不會忘記!

他每一分鐘也為人民做實事!

久違了的音樂會

        悠揚悅耳的、高低起伏的、激動心弦的樂聲,引領我們回到過去!這兩場音樂會,可說是久違了的音樂會!

        回想退休前十多年,我們每年也有訂購香港管弦樂團的套票,每個月總會聽一至兩次管弦樂,算是紓緩一下緊張的神經吧!可是自從我退休後,我們沒有再訂全年的套票了,主要是因為外子這幾年的工作身不由己,隨時要出差,單是 2007 年他已經去了上海 33 次,另外還要到紐約和法蘭克福呢!我們不想浪費訂了的票,也就少去了音樂會,這幾年出席過的音樂會可說寥寥可數。

        去年金融海嘯後外子的公司不用他常常出差了,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計劃,但看著財富蒸發掉,我們何來心情?幸好最近股市的走勢平穩了,我們算是喘息過來,也就回復了以前的習慣,這個月就出席了兩個音樂會。

        月初出席了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Staatskapelle Dresden)的音樂會,貝多芬和布拉姆斯的樂章喚回了十多年前的記憶!外子最喜歡布拉姆斯的第四交響曲,我則喜歡貝多芬的 C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坐在第一行的座位聽鋼琴演奏還是我們的第一次(以前我們的座位是在第八行),琴聲是那麼近,也那麼真!如果不是怕咳嗽聲影響別人欣賞音樂,那晚是不錯的享受!它實不愧為具有四百六十年歷史的樂團。

        昨晚是聽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會,指揮艾度.迪華特(Edo de Waart)也是久違了!當年他第一次當樂團的指揮時年紀已不少,現在再見他,更覺得他老了,不過活力仍在!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仍是我昨晚的最愛,雖然昨晚也有一首管風琴樂曲,但我始終不愛聽管風琴!昨晚我們坐在樓上,聲音效果確實比大堂遜色,但唯一的好處是居高臨下,可以看到整個樂團的動態,尤其是可以清楚看到我最欣賞的單簧管和長笛演奏者!

        外子告訴我,他已預訂了下一個樂季的十五場音樂會了!

終極頒獎禮

 

        昨天參加了 SKC 的終極頒獎禮,看著「降旗儀式」,心情是複雜的!又有一家學校被「殺」了!這令我想起 SEK,想起舊生說的「成為孤兒的感覺」,以前 SEK 是遷校,現在 SKC 是結束,學生同樣也沒有再回母校的機會了!

        從來跟 SKC 沒有關係,在這個黃色暴雨警告下的星期六參加了 SKC 的終極頒獎禮,只因老友是它的校長,也因為老友之後要退休了。這兩年老友為安排它的「壽終正寢」實在花了不少心血!

        終極頒獎禮最令我感動的是一位女同學發自內心的感受,她說到最後時差不多要哭了!以前聽過不少學生在頒獎禮的致謝詞,他們都是必恭必敬的,卻從來未見過他們演講時要忍著淚!畢竟學校要結束了,是真情流露。

        我是第一次在學校看到「降旗儀式」!這令我想起回歸,但回歸時降旗後有另一支旗幟升起呢!現在,恐怕校旗將永遠封存於倉庫裏!三十多年來學校培育過的學生只能從記憶中尋回那飄揚的旗幟吧!

    出生率的下降,將會帶來更多學校被「殺」,也將會帶來更多「孤兒」!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這個典禮之後,老友也退休了!

          

我們見證了這個終極頒獎禮!

四川地震一周年

 

    一年過去了,地震後的傷痛可以淡忘嗎?

 

    對很多人來說,地震是猶有餘悸,

    對很多人來說,生活仍在夢魘中;

    但仍有很多人可以樂觀地活下去,

    他們是值得我們致敬的!

 

    眾多的倖存者中,

    令我最難忘的是被稱為「微笑的女孩」的唐沁,

    她被大石壓斷了腿原是何等的痛苦,

    但當她被救出來時她竟可以微笑!

    名字不重要,

    重要的是往後的生活,

    她竟以微笑洗刷傷痛!

    她甜甜的微笑,

    一直在我的腦際縈繞不散!

 

    願死者安息,

    願倖存者盡快淡忘傷痛,

    也願遇難者盡快保有家園!

 

去年,在醫院裏,她微笑!

今年,在家裏,她仍是微笑!

 

這是有關「微笑的女孩」的報道﹕

唐沁左腿斷了,被救出來後轉送到廣漢的醫院治療。在醫院,無論是打針、輸液、換藥,她總是強忍傷痛,臉上帶著微笑。她說﹕「那時我想,醫生、護士阿姨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如果我不堅強,會影響他們的心情。」就這樣,在醫院的日子裏,她一直用微笑去面對一切,她的微笑也被一個志願者拍下,成為「地震中最美微笑」。

 

以下轉貼了中央電視台報道「微笑的女孩」唐沁的微笑新生活﹕

http://vod.cctv.com/html/media/news30/2009/05/news30_300_20090506_14.shtml

 

陷於困境仍可以微笑,不容易呀!

 

圍巾

        「喲!還要用圍巾!一年多了!」昨天回將軍澳與老友午膳,補祝 L 的生日,她們劈頭第一句就是這樣說!

        看來我跟圍巾已是難捨難離了,連舊生最近送給我的禮物也是圍巾!舊生說看到我網上的照片知道我常常用圍巾,我一定是很喜歡圍巾的了,因此送給我這份禮物。實在感謝舊生那麼強的觀察力及那份心意!

        與圍巾難捨難離已有一年多了!不為什麼,就是因為那總不捨我而去的咳嗽!去年咳嗽的次數與 恒指 掛鉤,若恒指上升,我咳嗽的次數會下降,因此很多朋友都希望恒指上升,那既對我好,也造福人民!可是最近這個現象改變了,上星期恒指節節上升,我咳嗽的次數竟跟著上升!

        自 H1N1 肆虐後,我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咳嗽,即引來歧視的目光,雖然已經戴了口罩,也遭人嫌棄,真無奈!真不知中醫說我這個「虛」的現象何時才康復!

        「希望下一次見你時你不用再繫圍巾了!」真感謝好友的祝福!

 

舊生最近送了一條圍巾給我,真感謝!

430

        430 過去了,需要回過神來,整理一下思維!

        430 之前是期待,430 是熱鬧、興奮、開懷………

        曾幾何時,部分 SEK 斷線的風箏已飄回手裏,想不到 430 這天抓到的是更多、更多,也真真正正的握在手裏!

        很多舊生說沒有我,與這麼多老師重聚的願望是不會實現的,其實願望是否能夠實現,得靠每個人一瞬間的決定!不是嗎?如果我沒有決定幫忙,如果同事沒有決定出席,如果同學沒有心參與,也就沒有 430 的聚會!「去」還是「不去」是很多人思前想後的吧?有些人很快就決定「去」,亦有些人要別人「去」,他才「去」,這令我想起莎士比亞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抉擇就在一瞬間!

        很高興校長、老師、同學作了這個抉擇,換來的也就是 430 的熱鬧、興奮、開懷………我喜歡滿場的笑臉!

        感謝同學的安排!

Wendy 真富心思!

連簡校長在內,有 21 位老師出席呀!

看到這樣熱鬧的盛況,確實值得舉杯!

喜見簡校長仍神采飛揚!

簡校長是一貫的富愛心,她送給每人一顆「melty kiss」!

 

同事、學生同樣高興!

 

沒有上載其他學生的照片,因不想別人看到他們的 name tag

只上載了這一張

斷線的風箏專程帶「小風箏」來與我相見!

 

感謝版主!

感謝同學的心意﹕送每位老師一束小花枝

我是滿載而歸了!

尤其是滿心的歡樂!

 

 

借用了同學五張照片,謹此致謝!

八十八歲冥壽

        今天是先父八十八歲冥壽,謹上載下面的文章作紀念。

        回想幾年前我退休後,時間充裕了,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有一天,看到報章上一個徵文比賽的題目﹕《生命中最後的一天》,那觸發我再次提起筆,寫下一點點往事。那時候,寫,只是為了作記錄,並沒有投稿;今天,就將那一點點往事放在這裏作紀念吧!

 

生命中最後的一天

        心電圖的線路緩緩地移動,慢慢地……直至靜止,這也為老爸的生命畫上休止符。

        那是一九九五年初的一個冬夜,外子和我由醫院回家後接到醫院的急召,於是再度乘車趕往醫院,陪伴彌留的老爸度過他生命中最後的一夜。

        那天我如常上課,如常開會,如常輔導學生,但整天似被一種不祥之兆籠罩,放學後即拖著疲憊的身軀趕往醫院。我每天乘公車由將軍澳奔往瑪麗醫院,看望病塌上的老爸,這樣的日子已經有兩個月了。前一個晚上看見老爸呼吸困難,他凹陷的臉頰令我不寒而慄,教我如何能夠安心上課?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的矛盾。九零年我晉升為教育主任,獲發房屋津貼,雙親曾為我高興,但問題是我須要調往遙遠的新市鎮上任,這也就帶來麻煩了。工作量大增,加上舟車勞頓,我發覺可以照顧多病的雙親的時間少了,身上的壓力也大了。

        老爸比老媽遲兩年逝世。老媽一向身子羸弱,紅斑狼瘡症曾令她一蹶不振,先是免疫力的問題令她手背的傷口久久未能治愈,須由肚皮割皮修補,再而類固醇的副作用令她雙腿的骨質退化,行動不便。每天下課後我須前往老媽家替她洗澡,打點一切,那已經是很吃力的了,後來她更因肺炎入院,我得每天進出醫院探望她,更令我心力交疲。

        總覺得老媽的逝世與我的忙碌有關,以往她的生存意志很頑強,二十年前腦膜炎導致的昏迷她也熬得過去了,為什麼這次不可以?

        總覺得老爸的逝世也是與我的忙碌有關。老伴逝世後,老爸也明顯地頹唐了,他又怎能獨自堅持?他的糖尿病已嚴重得需要每天打針,我每天下課後就到他家替他打針,可幸的是他也能坦然面對。可惜,糖尿病影響他的腎功能,他需要在家洗腎了!幸好洗腎初期是暑假,我可以每天到他家三次,替他換洗腎的藥水,但是暑假後怎辦?這是他和我也要面對的。初時老爸的意志仍是頑強的,我曾經很佩服他竟能懷著洗腎袋出外,往公園晨運,往茶樓品茗。

        九四年的暑假就是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替人打針是我懼怕的,但為了老爸我願意變得勇敢;一天換三次洗腎水是吃力的,但為了老爸我願意承擔。有時我會想﹕為什麼哥哥和妹妹要移民彼邦?但另一個我又會說﹕這不就是我要留下的原因嗎?

        九四年的暑假就是這樣一天天的過去了,之後我們有了救星!我聘用了一名曾受接生訓練的菲傭。打針、換洗腎水的工作她勝任愉快,我身上的擔子算是輕了,但困難的是平日我須助老爸洗澡,以免肚皮插喉的部位受感染,菲傭願意做這樣的工作嗎?於是開學後我依舊每天於下課後往老爸家助他洗澡,與他聊天,他雖然只是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他看來還是可以堅持的。日子也就這樣一天天的過去。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確不錯,新來的校長帶來新的工作!無盡的會議、排山倒海的作業令我失眠了!半夜醒來眼前出現的是完不了的工作,當然還有老爸期待的眼神。

        每天我離開學校的時間越來越晚了,菲傭也就勉為其難地接受了協助老爸洗澡的工作,老爸也靦腆地接受了女兒以外的幫忙。

        「你爸爸的肚皮受細菌感染了,須立刻入院……」就是這樣,老爸待在醫院直至他生命中最後的一天。

        那一天我如常上課,如常開會,如常輔導學生,但我臉上欠缺的是慣常的笑臉。

        「作者為什麼以『我和我的唐山』為題?」我提問。

        「這是表達作者和唐山關係的密切。」學生回答。

        「一點一滴的生命就在一瞬間逝去……」

        寒風削面,不禁打了一個冷顫。坐車往醫院時縈繞腦際的就是課堂上的討論﹕「二十四萬生靈就在一瞬間逝去、死難者家屬和倖存者的悲痛……」老爸會不會就在一瞬間逝去?

        生活有時就是這樣的矛盾。老爸想我每天都去看望他,但我又怎可以丟下學校的工作不理?看見病塌上的老爸越來越消瘦了,凹陷的臉頰與他腫脹的肚皮成強烈的對比,我不禁潸然淚下,他能堅持下去嗎?

        心電圖的線路緩緩地移動,慢慢地……直至靜止,老爸的體溫逐漸變冷。我第二天如常地上學,笑臉當然要在一段日子之後才重現。

 

 

老爸,你的孫兒、孫媳婦很孝順,他們專程從加拿大回來拜祭你們呀!

 

 

 

 

機緣

        今天人已回港,但心繫杭州!這次到杭州,我深深的體會到什麼叫機緣!

        去年三月中在杭州待了十八天,機緣湊合,梅花、櫻花、桃花,全都給我們看到了!如果去年不是雪災,梅花應早已凋謝;如果不是雪災,將官的好友應可以看到桃花怒放!那不是機緣嗎?再說,去年將官的好友可以看到燦爛的櫻花,今年七姑一家看到的已是凋敗的殘花了!去年好友離開前看到的桃花是剛剛吐艷,今年七姑一家可看盡桃紅柳綠!他們來杭的日子只相距十天,差別可那麼大!那不是機緣嗎?

        去年將官的好友來杭州時陽光普照,今年七姑一家卻見盡雨天、陰天、晴天,足以玩味煙雨江南的美景,那也是機緣呢!既有緣,自當珍惜!

        小時候老師教導我們要珍惜光陰,說「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那時只靠抽象思維,因為根本不懂欣賞花樹,現在觀花多了,感受尤深!不過,我認為「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說得更好!花謝了,明年會再吐艷;這個時候看不見花,可以找別的日子再見,人的青春則不會再來!

        機緣湊合,值得珍惜!

今年在蘇堤看到的櫻花已凋謝淨盡

去年是這樣茂盛的呢!

 

今年在孤山的櫻花亦已謝去

看!去年是這樣漂亮的!

去年將官的好友看得非常雀躍呢!

 

今年到處的桃花都已開得密密麻麻

去年好友離開前才可以偶爾看到這樣的景象!

 

今年梅花芳蹤已杳

去年這裏滿是梅花呢!

 

今年梅林滿眼綠色

去年滿山遍野也是梅花!

 

今年連最瘦弱的柳枝已長滿綠葉

去年還是光禿禿的呢!

 

今年初時煙雨迷茫

去年陽光普照

 

今年剛抵達時梧桐樹仍光禿禿

一個星期後竟已長滿綠葉!

可以看到什麼景色?看機緣吧!

 

春遊第七天

        今天上午在蘇堤上漫遊,來回走了一次,看盡居民的閑情。這就是我們的西湖!

        前幾天與七姑一家來的時候,人實在太多了,他們一定感受不到那種閑情。那天看不到的,今天看到了!看!一對老夫婦在樹下談心、一位老人家坐在樹下看報、一群老人家在湖邊釣魚、音樂家在吹奏笛子、小朋友跟著媽媽玩耍……都是那麼悠閑,那麼寫意!

        今天的蘇堤春曉比前幾天還要朦朧,看著那些橋、那些花與樹,我們總想著七姑一家,如果他們還在,外甥會欣賞那種閑情嗎?

        下午我們到植物園探梅、探竹。去年是驚艷,今年是探問。如我們所料﹕竹子還在,梅花的芳蹤已杳。我們已有心理準備,只是想看看這個時候的梅樹是什麼樣子罷了。那也是我們下一次來杭州的目的吧?

 

蘇堤的遊人比前幾天少了很多

蘇堤春曉是那麼朦朧!

這棵樹令我想起蟑螂

外子說這三棵樹像三兄弟,他想起大哥和二哥

好美麗的漣漪!

這種不知名的花好可愛!

看!老夫婦在樹下談心

老人家在樹下看報

音樂家在吹奏笛子

一群老人在釣魚

喲!有魚上勾了!是江白條!

這條魚可能是從花港觀魚溜掉的吧?

喜見小孩的歡笑!

亭子裏面有人在唱歌

有這樣的美景,得感謝辛勤勞動的員工!

中午飯後,我們沿著寶石山前街回新新,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保俶塔!

下午我們去植物園探問去年看到的竹子。那特別高的筍尖是「蟑螂」嗎?

我們也去靈峰探梅。如我們所料,梅花的芳蹤已杳。

去年這裏漫山遍野也是梅花呢!

我們到山外山酒家吃晚飯,竟看到這樣的海報!原來魚頭也可以稱為文化!

春遊第六天

        今天我們繼續探望在「家」附近的鄰居,也去尋覓朋友!

        我們穿過新新飯店側面的一條小徑走到飯店後面的葛嶺路,探望附近的鄰居。路是幽靜的,間或有汽車經過。路上除了寺院以外,大部分屋子都是高門大宅,曾是大戶人家的別墅。其中比較特別的是瑪瑙寺,以前我們也去過,早晨的時候有很多老人家在唱戲。今天我們參觀了最近才開放的展覽,是有關連戰的祖父連橫的。其他的寺院有智果禪寺、關岳廟昭忠祠、大佛寺等,均只剩下牌坊或門牆,只有抱樸道院尚存。我們走了一圈,也算是探望過鄰居了!

        下午我們嘗試尋覓八年前在富春江踫見過的一位杭州朋友。我們是根據他八年前來信的地址尋覓的,地址是慶春路烏龍巷,由於地圖沒有顯示烏龍巷在那裏,我們唯有求助於飯店前台的職員,最後得知大概的位置。我們走了很久,終於找到了,可惜朋友已搬家!我頓時想起古人沒有電話,不能預先聯絡朋友,及至到達朋友家才發現朋友不在而留言說「到訪不遇,悵甚」的感覺!後來我們到小區的警務室嘗試查詢朋友的下落,可惜也失敗!是無緣吧!

新新飯店側面的小徑很清幽

後面的葛嶺路很幽靜

路上有很多高門大宅

瑪瑙寺

寺裏面也很幽靜

可以望見西湖

連橫(連雅堂)就是連戰的祖父。我們特別愛第四句詩句!

這些石頭讓我想起少林寺的梅花樁

有些別墅已成為民居,居民在門前擺賣

後面的石牆本來刻有二十多尊佛像,但文革時差不多全遭破壞

關岳廟昭忠祠只剩下牌坊

智果禪寺只剩下門牆

只有抱樸道院尚存

探望過鄰居後,到附近吃「醇而不膩」的湯麵

黑魚片很鮮味!

牛腩比九記的更好吃!

下午到慶春路尋覓朋友,在鬧市看到中河的另一段

途中買了QQ 雞蛋仔,是仿效香港的產品

找到了屋子,可惜朋友已搬家!

小區的警務人員也幫不了忙!無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