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裝待發,明天便起程前往加拿大跟哥哥、妹妹「集體回憶」。
我們四兄妹多年來分隔三地,難得聚首一堂,上一次我們踫面已是三年多前了!侄兒的婚禮確實造就了這個集體回憶的機會。
臨行前我走回舊居,走回我們兒時常常走過的街道……
34 號 4 樓 滿載童年往事
還記得我們一家六口擠在一個板間房裏,同屋有七家人……
還記得刮颱風時我們一家要到父親工作的酒家避風……
還記得我們在天台養雞、玩耍……
還記得……
古老的木樓已在多年前重建,旁邊就是登山的行人電梯。這附近也是《重慶森林》拍攝取景的地方。
舊居樓下的攤檔已絕跡多時,但我還記得那香噴噴的雞蛋仔,那要比灣仔港鐵站的好吃多了!
從閣麟街往上走,拐彎就是結志街,以前那裏有我們常常光顧的雲吞麵大排擋,母親也常在那裏買菜呢!現在很多人也慕名來街頭的蘭芳園品嘗她首創的絲襪奶茶。再往前走,就是最近頻頻見報的加咸街,也就是舊區重建的範圍。
因彭定康而著名的泰昌餅家已搬來這裏了,在擺花街的另一端!
小時候推著手推車搬家,前往依利近街應該是從這條路往上走吧?
這家涼茶鋪在荷里活道已經營多年,她售賣的蔗汁是大哥的最愛。
依利近街頭有兩個著名的大排擋,一個賣甜品,一個賣麵食。
父母親離世前就是在大排擋對面的大廈居住,大廈樓下的店鋪改變了很多!
舊居附近是士丹頓街,它屬 SOHO 區的一部分,租金上漲得厲害!
傳統的紙料鋪因經不起加租而要搬家了!
我們以前常常經過卑利街的伯公廟,那天我在那裏為四川的死難同胞燒香、禱告。
依利近街舊居樓下的永祥燒臘茶餐廳已轉手,現在是新永祥。
那天我發現舊居圍上棚架,更有「香港房屋協會」的標誌。後來經明查暗訪,才知道房協幫居民成立互助委員會,並貸款讓住戶維修大廈。
我在 16A 住得最久,除了在那裏長大,我們結婚後一年又搬回來了
我們以前僭建的陽台已於多年前拆卸了!
舊居對面的藥材鋪已搖身一變為法國餐廳
兒時的舊街已面目全非,已成了 SOHO 區的重點街道。
我跟依利近街最結緣,外子以前也是住在這條街呢!
開了窗的房間就是我們以前的新房
這條是堅道,對面的停車處以前是公共汽車站,我每天就是在那裏乘車回學校的。
堅道留下我無數的足跡,「奶奶」現在也是在堅道居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