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来上海,大多会到外滩、南京东路、淮海中路、新天地等游览,看上海的发展。上海的淮海中路名牌商店林立,每天都赶着人潮,给人的印象是繁华鼎盛,但又有多少游客会转入商店背后的里弄,探问寻常百姓家?
我们从酒店房间向外眺望,看到一列列的红瓦,煞是好看,于是决定转入那些里弄看个究竟。繁华背后,百姓的生活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一些住处较简陋,有一些则较讲究。不过,我们看到的是他们的生活比前富足了,单看路上店铺、摊档陈列的物品、居民购物的表情即可见一斑。
淮海中路一带以前属于法租界,建筑物蛮漂亮,现在是市中心,百姓可以住在里面是挺不错的了,难怪我们碰见的居民都流露出满意的表情!
建筑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今次可以看到寻常百姓的生活,可说不枉此行!

从酒店向外远眺,看到漂亮的红瓦。我们就是从对面其中一个入口进入里弄的。

淮海中路以前属法租界的霞飞区,法租界上面是英、美、日与公共租界。

我们进入其中一条小巷,进贤路第202弄

进去后看见简朴的摊档

弄内有为居民而设的面店,挺便宜的!

这里的住处较简陋

他们用的是公共的自来水喉。那位男士正在清洗小鸡、蔬菜。

里巷是窄窄的

这栋小楼房不错,墙上长满植物。

楼梯就在后面。看!他们是用分体式冷气机呢!

市场就设在弄内的空地上

有卖菜和卖鱼的

我发现了一盘马兰头

也有卖米的

后来我们进入另一条里弄,发现这里的房子比较讲究。

是几伙人家合住的低密度别墅式住宅,每家也有后花园呢!听说这里一个屋子的居住权售价七百万!后來聽王先生說,以前豐子愷曾在這里居住呢!

刚才拍照时碰到这位老太太,她说她在这里已住了一辈子,最左边的是广东人,她是在八十年代搬来的。她们的屋子有四户人家,有自来水与卫生间。

她们的后花园也种了桃花!

这是一条小路上的商店,满目是新鲜的水果,种类也多,跟以前完全不同了!

蔬菜放置得很整齐清洁

老婆婆买得也开心

走出里弄和小街,步入一条大街,那里的房子就更讲究了!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的故居也坐落这条街上。

当然淮海中路是最繁盛的!